在曾荣获“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的沂源县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中,有这样一群人,本应在花甲之年尽享天伦之乐,他们却走进乡村、社区、学校发挥余热,讲中国红色故事,讲社区治理、乡村振兴,及时传递正能量……
“1955年至1965年,国家对战功卓越的开国元勋分别授予元帅和将军的军衔……”阵阵宣讲声从沂源县南麻街道学府社区二楼会议室传出。春松宣讲团正在这里进行红色故事宣讲,屋内坐满了社区工作者和周边居民群众,大家认真听宣讲人张爱军诵读。红色马甲,早已成为春松宣讲团的标志。
沂源县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,是由退休的老同志组织成立的,主要是以党建为引领,开展红色故事宣讲、爱绿护绿、关心下一代、银龄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。2017年5月,以“春松”诗词、书法值班组为基础,成立了春松宣讲团,现已发展到30人,平均年龄62岁。“春松”党委书记张光福兼任宣讲团团长,他说:“会宣讲不一定是有本事,能把大家组织起来听宣讲,而且气氛热烈有效果,那才算真本事。”
自宣讲团成立以来,宣讲团领导班子就注重发挥老同志党性强、热情高的优势,引导他们走进社区、乡村、学校等地,采取“理论+文艺+志愿服务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宣讲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展宣讲活动达86场次,直接受众3万多人,“沂源红”春松宣讲团“文艺”宣讲进社区的做法,也受到了《大众日报》点赞。
为了使宣讲更生动有趣,本着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态度,这些银发老人认真学习钻研各种知识,储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结构。
他们每月举行一次交流碰头会,半年进行一次汇报总结,通过集体讨论、个别点评,肯定工作成效的同时,帮助找准宣讲重点难点、差距不足,促进宣讲员之间相互学习、取长补短,进一步提高宣讲技巧,切实增强宣讲时的说服力和感染力。
宣讲员还在撰稿备课上下足功夫,宣讲团探索建立了《讲稿集体审阅制度》,在每次活动前,宣讲员结合自己特长,挖掘真实史料,收集特色资料,形成宣讲初稿,经多次修改,符合重点突出、通俗易懂等要求后方可宣讲。
在春松党委副书记、宣讲团成员刘忠东的书柜中,有关国学、心理学、教育学、中国红色故事、国家方针政策方面的读物有很多种。“无论是普法教育、心理辅导,还是国家政策,没有学过就给人瞎讲,不仅不负责任,还误人害人。”刘忠东说。
为积极响应省委老干部局关于开展“本色家园”红色宣讲活动的号召,今年以来,宣讲团围绕宣讲对象的不同需求,明确了社区治理、乡村振兴、红色故事、历史传承、国学经典、法纪案例、家乡情怀等7类宣讲故事,通过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,让群众懂得了社区怎样治理、乡村怎样振兴,看得见历史风采,听得到革命故事。
如今,宣讲员已不拘泥说解宣讲,而是以互动式、座谈式宣讲为主,他们还经常以“文艺+宣讲”的演出形式进行宣讲,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各社区分队通过唱红歌、三句半、快板、戏剧唱段等节目形式,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,宣讲新时代老百姓的幸福生活,更是提高了宣讲的吸引力,增强了宣讲的针对性、感召力。
今年55岁的张爱军是一名企业退休人员。有一次,宣讲员刘忠东在以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?》为题宣讲,讲到了“半条红军被”的故事时,台上的刘忠东讲得哽咽,台下的张爱军更是听得落泪。
“我觉得我应该站出来,像刘老一样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。”张爱军心中仿佛有一团火被点燃。经过培训、试讲,她正式成为一名宣讲员。
2017年加入沂源县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张爱军,作为宣讲员,每次活动前都精心准备,从胜利山文化长廊,再到乡村、学校、企业宣讲,为各市县(区)考察团讲述春松故事、沂源红色故事、革命历史故事,仅2021年宣讲场次就达到了130多场次,她也成了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形象代言人。张爱军也由此被推选为淄博市人大代表,并参加了淄博市第十六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。
在完成宣讲任务后,宣讲员还自愿到社区打扫卫生,和志愿者在公园、社区等固定活动点巡视,劝止破坏花草树木、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,引导群众讲文明、树新风,推进文明行为常态化,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.1万余小时。
作为春松志愿者的宣讲员还经常到社区走访,排查出独居、空巢、高龄及特困老人310户,并实行结对帮扶,开展生活照料、精神慰籍、安全守护等“银龄互助”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;参与居住小区清除小广告、扶老携幼、调解居民纠纷、婚姻调和等活动500余次。宣讲团成员还在宣讲中帮扶慰问贫困群众,到老年公寓对孤寡老人进行心理辅导,带领舞蹈队慰问演出送温暖。他们走家串户、访贫问苦,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反馈到社区、民政局和教体局等部门,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。
未来,春松宣讲团将始终扎根群众,继续行进在传递中国梦的道路上,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积蓄奋进力量。(中共沂源县委组织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