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、最普遍的愿望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,在现代化社会治理模式下,老百姓的话语权更多了,邻里间的纠纷变少了,居住的环境更美了。时下,山东正以绣花功夫努力“绣”出锦绣乡村和治理“华服”,在中国社会治理的“重要窗口”释放“山东之治”的积极信号,以自治增活力,以法治强保障,以德治扬正气。
发挥“自治”基础作用,激发社会治理活力。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,发挥社会组织作用,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、居民自治良性互动。高爱芹是济南泉城路街道办的一名“网格员”,每天都要在喧嚣热闹的翔凤巷巡查一圈,老街坊们喜欢叫她“么都管”。泉城义工李爱萍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,以热情服务帮助更多的人。正是这些热心群众的参与,让社会自治基础更牢、效果更好。山东将基层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,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、最终评判者,最大受益者,夯实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基础。
发挥“法治”保障作用,增强社会治理定力。良法是善治的前提,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文明的重要标志。西安碑林区法院立足实际,创新服务保障措施,在立案、审理、调解方面健全机制,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;莲湖区法院积极打造“家门口”的法庭,方便群众,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;临潼区法院立足司法职能,助力保障优良旅游环境。这些案例说明创新社会治理,离不开法治护航,要善于运用法治精神审视社会治理、运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、运用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,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,确保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。
发挥“德治”引领作用,提升社会治理内力。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;以理服人、以文服人、以德服人,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。治理时空有界,道德力量无穷。道德具有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引领力量,道德教化是培育社会治理内生动力的重要方式。“法安天下,德润人心”。推进道德教化,自律是根本,他律是保障。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重视加强道德教化,注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,把德治的抽象宽泛概念、崇高理想追求变成人们实实在在的每一个行动。(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 王宁)